帝王综合能力PK大赛初赛第十三场(北魏太武帝拓跋焘VS北周明帝宇文毓)

网益民 1255

北魏太武帝拓跋焘(408年~452年3月11日),小字佛厘、佛狸伐。出生于平城东宫(今山西省大同市),鲜卑族。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(423年12月27日~452年3月11日在位)。明元帝拓跋嗣长子,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。

泰常七年(422年),拓跋焘受封泰平王,官拜相国、大将军,后被立为皇太子。次年继位,四出征伐。他先亲征大夏,克长安、统万,生擒夏主赫连昌;继攻平凉,驱逐赫连定。太延二年(436年),取龙城,灭北燕。太延五年(439年),取凉州,俘北凉主沮渠牧犍。屡次出兵击败柔然、高车、吐谷浑,采取镇抚兼施之策,使西域及东北诸国遣使朝贡,完成统一北方大业,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,与南朝宋对峙。太平真君十一年(450年),大兴国史之狱,屠戮崔浩等门阀士族数千人。同年,拓跋焘率军南伐刘宋饮马长江后撤军北归。被刘宋认为是“英图武略,事驾前古”,超越了冒顿、檀石槐。

帝王综合能力PK大赛初赛第十三场(北魏太武帝拓跋焘VS北周明帝宇文毓)-第1张图片-益民生活网

拓跋焘在位期间,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,推进汉化;两次改定律令,以宽刑省罚,平息民怨;创行新字,兴办教育,于平城东建太学,祀孔子,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诣太学受业;禁断巫观,信道灭佛;增辟垦田,移民牧畜,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。统一北方后,采取“随俗而治”的方针,有利于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。但连年征战导致人民负担沉重,社会矛盾日趋激化,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连续不断。正平二年(452年),拓跋焘为宦官宗爱所杀。谥号太武皇帝,庙号世祖。

宇文毓(534年~560年5月30日),小名统万突,鲜卑族。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(557年11月5日~560年5月30日在位),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,母为姚夫人。

永熙三年(534年),宇文毓生于统万城。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年),受封宁都郡公,拜为开府仪同三司、华州刺史,后迁大将军,镇守陇右。宇文觉建立北周后,进位柱国、岐州刺史、宜都王,治理地方颇有政绩。孝闵帝元年(557年),宇文毓被大冢宰宇文护迎立,继位天王。任内励精图治,崇尚节俭,澄清吏治,修撰典籍。

武成元年(559年),宇文毓正式称皇帝。武成二年(560年),宇文毓为权臣宇文护弑杀,年仅二十七岁,谥号明皇帝,庙号世宗,安葬于昭陵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